截止到7月27日,除安徽、陕西外,其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公布了上半年经济数据,14个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跑赢5.5%的全国水平。同比来看,长三角地区表现最佳。但从更具含金量的两年平均复合增速来看,西部地区拔得头筹。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界面新闻表示,在国内外多重不稳定性因素扰动背景下,仍有约半数省份经济增速跑赢全国水平,凸显出我国经济韧性,以及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经济学人智库高级分析师徐天辰表示,过半省份同比增速呈提速状态,一方面是因为居民线下活动和消费显著复苏,对经济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海南这类旅游大省尤其受益。另一方面是得益于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卓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传统制造业外需下滑对经济的拖累。
同比来看,长三角地区一马当先。其中,上半年上海GDP同比增速达到9.7%,暂列全国首位;江苏省同比增长6.6%,浙江省增长6.8%,双双进入前十。
徐天辰表示,长三角既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也是最大的消费市场,未来经济增长仍应把握好这两个抓手,一方面简政放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运用市场杠杆“补链强链”,另一方面继续推动落户和限购等政策放松,通过持续的人口流入和经济高水平发展巩固消费需求。
不过,长三角省份经济的高增长和去年同期低基数有很大关系,2022年上半年,上海、江苏和浙江经济增速分别为-5.7%、1.6%和2.5%。如果剔除基数因素看两年平均增速,三地的增速分别为1.7%、4.1%和4.6%。
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表现最好的多是西部省份,例如,家居设计工作室内蒙古两年平均增速达5.8%,甘肃两年平均增速为5.5%,新疆两年平均增速为5.0%。和以服务业和制造业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不同,这些省份多是能源大省。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汪传敬在7月20日的全区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内蒙古煤炭产能持续释放,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稳居全国第2位,日均产量稳定在300万吨以上;电力生产持续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保持全国首位。
甘肃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从行业大类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分别增长18.9%、7.1%和5.6%。
中部省份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除尚未公布数据的安徽外,仅湖北省同比增速超过全国水平0.1个百分点,河南、湖南、江西三省上半年经济增速甚至未超过4%。
2022年经济增长最快的江西省在今年上半年意外跌至底部,同比增速仅为2.4%。从江西省公布的数据可以发现,工业在很大程度上拖了后腿。
上半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3.2%,家居设计工作室较全国水平低0.2个百分点。从十大重点行业看,增加值增速“七增三减”,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19.9%、15.9%、12.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分别下降6.6%、5.8%、0.3%。
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后,各地也陆续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从官方新闻稿可以看出,抓重大项目投资是下一步稳增长的主要任务。
7月18日,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在全省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表示,聚焦电子信息、绿色石化家居设计工作室、新能源汽车、海上风电、新型储能等重点产业,以重大产业项目为抓手推动工业提速加力,以技改为抓手促进产业改造升级。
7月19日,江苏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委财经委员会会议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着力扩投资,抓住用好政策机遇,优化全流程服务和全要素保障,按照“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前瞻性谋划一批”的思路梯次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更多吸引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优质企业参与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徐天辰表示,地方发力重大项目投资时,一方面要兼顾项目的战略意义与经济回报,加强对项目长期可持续性的回报,另一方面要调动民间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性,真正解决民营企业准入、回款、履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付一夫表示,地方接下来应推动更多资金投向能够支持形成新增长动力的领域,如高端制造、先进技术等,同时还应着眼于未来,加大力度布局新基建领域的投资,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营造有利条件。
“如此既可以在短期内起到稳增长的效果,又可以为各地经济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一举两得。”他说。
除了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聚焦科技创新、加快核心技术攻关也是很多省份在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时提到的关键词。
比如,广东省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家居设计工作室,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加大对企业创新支持力度,推动更多科技成果沿途转化。辽宁省提出,要在抓创新、增活力上下功夫,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争创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实施“揭榜挂帅”项目,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徐天辰认为,地方政府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是“应对”,更是主动“冲击”。在日趋严峻的国际环境下,外国技术封锁风险上升,必须以紧迫的心态推动科技创新。此外,在人口总规模下降、资本增长率放缓的长期趋势下,科技创新将成为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最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