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设计工作室分析评论_娱乐频道_凤凰网

发布时间:2024-12-08 15:15:19    浏览:

[返回]

  无论你是个实际参与者,还是电视机前的看客,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都有足够吸引你眼球的东西。但是在中国,电影所承载的东西一向很多,从政化宣传到人文输出,没有一件不关乎颜面与自尊,唯独电影本身排在最后。官员可以用这个大项目提高些政绩,片商可以借助这个时机占用最便宜的展台,而影迷是最低层的那一环,到头来,他们只有从竞赛片的选择上戏谑一下这个盛会。针对今年上影节的方方面面,凤凰娱乐来个事后诸葛,整体评价是,好的不会说差,差的也不会更差。

  最早的时候,上海国际电影节每年10月举办,紧随柏林电影节之后。1993年首届时就有壮年的奥利弗-斯通和久闻盛名的大岛渚坐镇评委会,俩导演都是反体制人才,看上去并不输柏林几分颜面。2001年,随着组委会改革,两年一届变成一年一届,举办时间调整到初夏6月,这回紧咬戛纳尾巴,两个A级电影节,相隔仅半个多月,面对不锋芒不成活的戛纳,每年上影节都在对比的眼光中低下脑袋。就说今年戛纳参赛片井喷,新手不甘示弱,与大师站队擒奖,直到影展最后一天,媒体们都还在疯狂猜测奖项归属。而走到花季雨季的上影节,还从来没体验过这种荷尔蒙亢奋,更别提禁果长啥样。《警界黑幕》是刚刚在戛纳上入围“影评人周”单元的电影,属于戛纳的外围竞赛片,金爵奖抓起这部电影,也算上影节在核心竞赛中所达到的极限了。

  电影节的门面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主竞赛角逐。去年的竞赛片IMDB平均分在六分之下,那片单,看得汗直往肚子上淌,今年的14部参赛片中,终于有破土而出的“救世作”。它们是《警界黑幕》、《信赖》、《激战》和《盗婴疑云》,然而,提倡极简主义的《盗婴疑云》没有在媒体呼声中崭露头角,最终在颁奖礼上消失匿迹,这又要从评委会班底盘查。去年的评委会主席是让-雅克-阿诺,主席资格很硬,但主席性质混杂,因为阿诺并不是单独到来,他还带着新作《黑金》来中国掘宝,另外,中影的《狼图腾》项目力邀阿诺加盟,资金链的组合细水长流,所以评委会主席的功能在项目之下是有协商嫌疑的,八部电影得八个奖,非常有“分蛋糕”、“公关术”的策划感。今年彻底不同,汤姆-霍伯,年纪轻轻就已功成名就,来上海是无“项目”一身轻,人家就是来看片的,人家甚至觉得新人奖单元更有趣,从这个角度看,他对评审团的风格定型有至关重要的因素,恰恰《盗婴疑云》这部电影,与他对传统戏剧的推崇背道而驰,所以我们看到最后获奖片基本都保持着统一的戏剧实力。

  但选出这三个电影就结束了吗?欧洲三大电影节,从来不是因为评奖而终结,反而是因为凭奖才开始。戛纳走过65年,培养了诸多大师,这才在66岁的时候迎来科恩、波兰斯基、贾木许等大师齐聚,而它依然能不给老朋友的面儿,家居设计工作室把最佳电影给了威尼斯捧红的阿布戴-柯西胥,把最佳导演给了现在看上去毫无养分的墨西哥人阿玛特-艾斯卡兰特。上影节可没少表彰新导演啊,还记得2001年上影节大改革时把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同时颁给彼得-休伊特(《反托拉斯行动》),看上去挺壮举的,但彼德-豪威特后来最有名的电影是什么?是《憨豆特工》。所以上影节在竞赛片的着眼点并非电影本身,而应该是影人本身,电影多冷门都无关痛痒,关键是可持续发展,关键是你力捧的新秀能在未来撑起场面,撑不起场面你能帮人家撑起场面。

  所以像《神奇》的入围至今来看都像一场乌龙事件,片中,黄晓明在球场上和霍华德一对一斗牛,被人家轻松盖帽,晓明哥不但毫不羞愧,反而严肃深沉地说:“今天我状态不好。”

  客观的讲,今年上影节的展映单元已经非常出色了,除了没有多少新片入选外,在一块面包一瓶矿泉水就能搭建的迷影情怀中,影迷们还是高潮了。小津安二郎电影买票难,印度电影单元个别电影无人问津,都能看出影迷的取舍合理性。但是既然得到迷影的服务,就应该把服务本身做尽,据说最近上海有几家戏院推出现场讲解,电影在一边播放的同时,有旁白解读电影的幕后与意义,虽说这种方式未必能让所有观众接受,但至少是一种互动性的积极体现(毕竟那些电影你又不是没看过)。相反,上影节上却经常发生负能量的“互动”,在放映日本竞赛片《长崎天空下》时,出现组委会为了让几位外国主创有位子坐,霸占第一排买票观众位置的事件,而在电影开演几分钟后家居设计工作室,几位东瀛主创也就“呵呵后”退场了。工作人员,或者干脆说主办方,他们对权力的迷恋可想而知,看到强势的人会激荡出本能反应,转身踩在缺少权力的人肩膀上。这算恩赐。

  再看电影最基础的服务性,网友“多孔纤维”在微博中说:“本次电影节字幕翻译比上一届有很大水平的提升,漏译误译的情况大大减少,以往一部电影就能有几十处误译,这次我看的全部影片加起来都没有多少误译。值得一提的是日语翻译甚至比影片自带的英文字幕还要准确。在我观看的25场影片中,我仅发现了以下七处误译。”可是为什么听上去一点骄傲不起来呢?再看网友“吉米汉最客斯”写的一段话:“曲阳《神圣车行》的字幕完全是瞎编的。散场后影迷留下来闹,影院馆长闻讯赶来,质问志愿者看出字幕有错怎么不和院方联系,负责敲字的大三小男生说因为前十分钟编得蛮好的,我就没发现嘛!然后有个影迷接口说我好怕这字幕来一句对不起,我编不下去了。”所以志愿者是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吗?

  在本次电影节看了35部电影的影评人“桃桃林林小淘淘”说到:“很多人会奇怪,刚刚放完的《神圣车行》怎么是日文硬字幕,因为这是来自日本的高级版本,最高级的地方就是在关键时刻给关键部位进行了打码处理。也让我们可在影院欣赏到来自日本最先进的马赛克技术。”电影本身触及审查问题,还有更稳妥的解决办法吗?

  上影节的秀场大致分三类,开闭幕红毯,开闭幕会场,以及大大小小的新片发布会。众多媒体经常会因为受新片发布会的邀请而导致竞赛影片发布会的冷场,说明作秀远比电影本身更吸引人。这一点特别像如今的中国。

  话说,七年前,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实现大突破,除了报名影片数量增加48.4%外,电影节开幕红毯也是前所未有地大牌云集,海外影人有凯瑟琳-德诺芙、西格尼-韦弗、娜塔莎-理查德森、利亚姆-尼尔森夫妇、安迪-麦克道威尔、爱德华-诺顿、罗恩-希尔佛、真田广之、栗原小卷、张东健等出席,今年最大头的外国影人可能就是评委会成员+奥利弗-斯通了,可惜老斯通被淹没在《小时代》的膜拜中。随着低成本电影票房热卖,中国制片业的门槛也越来越低,间接拉低了星光质量。我们在上影节的红毯上关注的是什么?就算是也是分天然的与人工的。上影节好像越来越忘记红毯本身的意义,主持人的串场问题也越来越冷,不担心雨再大点。

  让我们来补习下历史知识,公元前485年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编写了一部著作,文中说到,特洛伊战争中希腊军队的统帅阿伽门农走过一道红色地毯,只有拥有“上帝之脚”的人才能享受这份荣誉。1922年,好莱坞“戏院之王”希德-格劳曼在埃及剧院开业时铺上了红毯,这是一种寄托,而这种寄托一定饱含着一种优胜略汰后的沉淀。

  当梦想从屋外走到屋里,颁奖典礼上的奇观也不算少数,闭幕仪式上广告植入得像郑钧的专辑,所以电影颁奖其实是插播在广告里的节目?其实上影节的秀场可以再精致些,就算真的遇到星运不济的难处,多少也可以让策划来弥补,比方说,找几个影评人,写一写主持人的串词。

  论坛版块一直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强项之一。今年依旧是主席论坛、大师班、新浪潮和产业论坛轮番上阵,共举办“奥利弗-斯通对话杜琪峰”、“潮流生产力-华语电影青年制造”、“主席讲坛:影像的边界和力量”等九场论坛。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去年的“吐槽大会”,今年上影节的论坛更倾向于坐论今年呈现井喷的中国电影产业,以及其中出现的一些奇怪现状。近期热门的“《富春山居图》现象”正中靶心,被频繁讨论,而一批电影新贵也在论坛中脱颖而出,成为比大师更能博取版面的热门。

  几场论坛听罢,无论是奥利弗-斯通的“愤青气质”、汤姆-霍伯的“严谨态度”,还是杜sir的“浪漫犀利”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更令人惊喜的是,徐峥、郭敬明、薛晓璐等新人导演为论坛所注入的新鲜血液。尤其是徐峥和郭敬明,口才、见识、气场,完全不输前辈,不仅得到了在场者的一致好评,更连续几天占据了媒体头条。在“青年制造”论坛上,主持人第五代导演何平,所传达的很多老一辈导演的典型观点并未得到现场年轻一代导演的认同,反而遭到不留情面的“反击”。郭敬明通过老一代和新一代在人生经历和追求上的不同,强调了他“很多老一代导演的那套都行不通”的观点,而徐峥则当场反驳了何平关于“大片支撑电影工业”的说法。

  市场板块,对于一个国际电影节来说,应该起到“里子”的作用:吸引业内人士,激发电影节的内在活力。说到底,什么是电影节市场?简单粗暴一点儿来说,就是“卖片”、“买片”和“谈项目”。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市场在6月17日至6月19日期间举行,共分为“电影交易市场”和“电影项目市场”。

  据官方消息,本届电影节电影交易市场共有近850家影视公司参展,1617位买家注册,达成交易意向750多项,境外展商比例占42%。电影项目市场共收到224个项目报名,选出8个具潜力的“中国电影项目”与21个“合拍项目”入围。而官方消息中并未透露交易额的相关信息。

  在上海电影节交易市场有4年“摆摊”经验的L小姐表示,今年的市场给她的感受是“不太热闹”,“没有像国外的戛纳、柏林,甚至还没有北京电影节热闹”。她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片方已经在私下里完成交易了,不会去到电影节市场来做片子的交易,反而是一些小片会通过市场寻求播出、放映机会。国外电影节上的片方较多,规模也更大,很多人是真正在里面交易的,但国外的购片商则并不会通过上影节的交易市场购买影片”。

  三月份的香港影视节目市场,四月份的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洽商,五月份的戛纳电影节电影市场,都对六月份上海电影节的交易市场造成了极大压力,“基本上境内外公司到六月不仅宣传成本基本用完,宣传热情也陷入疲软,六月上海的交易市场能否再热,对于招展人员是个严峻的挑战”,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交易市场经理曾在年初的招展中谈到。

  而据凤凰娱乐三天在交易市场上的观察,上海展览馆内穿梭的人流多是冲着论坛而来,在展位内攀谈的人相对较少。几个展台的工作人员都对凤凰娱乐表示,现场能确定下来的合作项目非常少,都是留下了联系方式通过后续进行联系。总的来说,上影节交易市场的宣传与品牌推广大于交易效果。

  相比之下,视频网站如爱奇艺、乐视网等反而得成为上影节电影市场的获益者,为未能取得院线放映资格的中小片商提供平台和渠道,取得了比较好的实际成交效果。爱奇艺的D小姐表示,他们在上影节大约确定了三十多个项目,有后续合作意向的将近两百家。

  凤凰网娱乐讯无论你是个实际参与者,还是电视机前的看客,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都有足够吸引你眼球的东西。但是在中国,电影所承载的东西一向很多,从政化宣传到人文输出,没有一件不关乎颜面与自尊,唯独电影本身排在最后。官员可以用这个大项目提高些政绩,片商可以借助这个时机占用最便宜的展台,而影迷是最低层的那一环,到头来,他们只有从竞赛片的选择上戏谑一下这个盛会。针对今年上影节的方方面面,凤凰娱乐来个事后诸葛,整体评价是,好的不会说差,差的也不会更差。

  最早的时候,上海国际电影节每年10月举办,紧随柏林电影节之后。1993年首届时就有壮年的奥利弗-斯通和久闻盛名的大岛渚坐镇评委会,俩导演都是反体制人才,看上去并不输柏林几分颜面。2001年,随着组委会改革,两年一届变成一年一届,举办时间调整到初夏6月,这回紧咬戛纳尾巴,两个A级电影节,相隔仅半个多月,面对不锋芒不成活的戛纳,每年上影节都在对比的眼光中低下脑袋。就说今年戛纳参赛片井喷,新手不甘示弱,与大师站队擒奖,直到影展最后一天,媒体们都还在疯狂猜测奖项归属。而走到花季雨季的上影节,还从来没体验过这种荷尔蒙亢奋,更别提禁果长啥样。《警界黑幕》是刚刚在戛纳上入围“影评人周”单元的电影,属于戛纳的外围竞赛片,金爵奖抓起这部电影,也算上影节在核心竞赛中所达到的极限了。

  电影节的门面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主竞赛角逐。去年的竞赛片IMDB平均分在六分之下,那片单,看得汗直往肚子上淌,今年的14部参赛片中,终于有破土而出的“救世作”。它们是《警界黑幕》、《信赖》、《激战》和《盗婴疑云》,然而,提倡极简主义的《盗婴疑云》没有在媒体呼声中崭露头角家居设计工作室,最终在颁奖礼上消失匿迹,这又要从评委会班底盘查。去年的评委会主席是让-雅克-阿诺,主席资格很硬,但主席性质混杂,因为阿诺并不是单独到来,他还带着新作《黑金》来中国掘宝,另外,中影的《狼图腾》项目力邀阿诺加盟,资金链的组合细水长流,所以评委会主席的功能在项目之下是有协商嫌疑的,八部电影得八个奖,非常有“分蛋糕”、“公关术”的策划感。今年彻底不同,汤姆-霍伯,年纪轻轻就已功成名就,来上海是无“项目”一身轻,人家就是来看片的,人家甚至觉得新人奖单元更有趣,从这个角度看,他对评审团的风格定型有至关重要的因素,恰恰《盗婴疑云》这部电影,与他对传统戏剧的推崇背道而驰,所以我们看到最后获奖片基本都保持着统一的戏剧实力。

  但选出这三个电影就结束了吗?欧洲三大电影节,从来不是因为评奖而终结,反而是因为凭奖才开始。戛纳走过65年,培养了诸多大师,这才在66岁的时候迎来科恩、家居设计工作室波兰斯基、贾木许等大师齐聚,而它依然能不给老朋友的面儿,把最佳电影给了威尼斯捧红的阿布戴-柯西胥,把最佳导演给了现在看上去毫无养分的墨西哥人阿玛特-艾斯卡兰特。上影节可没少表彰新导演啊,还记得2001年上影节大改革时把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同时颁给彼得-休伊特(《反托拉斯行动》),看上去挺壮举的,但彼德-豪威特后来最有名的电影是什么?是《憨豆特工》。所以上影节在竞赛片的着眼点并非电影本身,而应该是影人本身,电影多冷门都无关痛痒,关键是可持续发展,关键是你力捧的新秀能在未来撑起场面,撑不起场面你能帮人家撑起场面。

  所以像《神奇》的入围至今来看都像一场乌龙事件,片中,黄晓明在球场上和霍华德一对一斗牛,被人家轻松盖帽,晓明哥不但毫不羞愧,反而严肃深沉地说:“今天我状态不好。”

  客观的讲,今年上影节的展映单元已经非常出色了,除了没有多少新片入选外,在一块面包一瓶矿泉水就能搭建的迷影情怀中,影迷们还是高潮了。小津安二郎电影买票难,印度电影单元个别电影无人问津,都能看出影迷的取舍合理性。但是既然得到迷影的服务,就应该把服务本身做尽,据说最近上海有几家戏院推出现场讲解,电影在一边播放的同时,有旁白解读电影的幕后与意义,虽说这种方式未必能让所有观众接受,但至少是一种互动性的积极体现(毕竟那些电影你又不是没看过)。相反,上影节上却经常发生负能量的“互动”,在放映日本竞赛片《长崎天空下》时,出现组委会为了让几位外国主创有位子坐,霸占第一排买票观众位置的事件,而在电影开演几分钟后,几位东瀛主创也就“呵呵后”退场了。工作人员,或者干脆说主办方,他们对权力的迷恋可想而知,看到强势的人会激荡出本能反应,转身踩在缺少权力的人肩膀上。这算恩赐。

  再看电影最基础的服务性,网友“多孔纤维”在微博中说:“本次电影节字幕翻译比上一届有很大水平的提升,漏译误译的情况大大减少,以往一部电影就能有几十处误译,这次我看的全部影片加起来都没有多少误译。值得一提的是日语翻译甚至比影片自带的英文字幕还要准确。在我观看的25场影片中,我仅发现了以下七处误译。”可是为什么听上去一点骄傲不起来呢?再看网友“吉米汉最客斯”写的一段话:“曲阳《神圣车行》的字幕完全是瞎编的。散场后影迷留下来闹,影院馆长闻讯赶来,质问志愿者看出字幕有错怎么不和院方联系,负责敲字的大三小男生说因为前十分钟编得蛮好的,我就没发现嘛!然后有个影迷接口说我好怕这字幕来一句对不起,我编不下去了。”所以志愿者是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吗?

  在本次电影节看了35部电影的影评人“桃桃林林小淘淘”说到:“很多人会奇怪,刚刚放完的《神圣车行》怎么是日文硬字幕,因为这是来自日本的高级版本,最高级的地方就是在关键时刻给关键部位进行了打码处理。也让我们可在影院欣赏到来自日本最先进的马赛克技术。”电影本身触及审查问题,还有更稳妥的解决办法吗?

  上影节的秀场大致分三类,开闭幕红毯,开闭幕会场,以及大大小小的新片发布会。众多媒体经常会因为受新片发布会的邀请而导致竞赛影片发布会的冷场,说明作秀远比电影本身更吸引人。这一点特别像如今的中国。

  话说,七年前,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实现大突破,除了报名影片数量增加48.4%外,电影节开幕红毯也是前所未有地大牌云集,海外影人有凯瑟琳-德诺芙、西格尼-韦弗、娜塔莎-理查德森、利亚姆-尼尔森夫妇、安迪-麦克道威尔、爱德华-诺顿、罗恩-希尔佛、真田广之、栗原小卷、张东健等出席,今年最大头的外国影人可能就是评委会成员+奥利弗-斯通了,可惜老斯通被淹没在《小时代》的膜拜中。随着低成本电影票房热卖,中国制片业的门槛也越来越低,间接拉低了星光质量。我们在上影节的红毯上关注的是什么?就算是也是分天然的与人工的。上影节好像越来越忘记红毯本身的意义,主持人的串场问题也越来越冷,不担心雨再大点。

  让我们来补习下历史知识,公元前485年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编写了一部著作,文中说到,特洛伊战争中希腊军队的统帅阿伽门农走过一道红色地毯,只有拥有“上帝之脚”的人才能享受这份荣誉。1922年,好莱坞“戏院之王”希德-格劳曼在埃及剧院开业时铺上了红毯,这是一种寄托,而这种寄托一定饱含着一种优胜略汰后的沉淀。家居设计工作室

  当梦想从屋外走到屋里,颁奖典礼上的奇观也不算少数,闭幕仪式上广告植入得像郑钧的专辑,所以电影颁奖其实是插播在广告里的节目?其实上影节的秀场可以再精致些,就算真的遇到星运不济的难处,多少也可以让策划来弥补,比方说,找几个影评人,写一写主持人的串词。

  论坛版块一直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强项之一。今年依旧是主席论坛、大师班、新浪潮和产业论坛轮番上阵,共举办“奥利弗-斯通对话杜琪峰”、“潮流生产力-华语电影青年制造”、“主席讲坛:影像的边界和力量”等九场论坛。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去年的“吐槽大会”,今年上影节的论坛更倾向于坐论今年呈现井喷的中国电影产业,以及其中出现的一些奇怪现状。近期热门的“《富春山居图》现象”正中靶心,被频繁讨论,而一批电影新贵也在论坛中脱颖而出,成为比大师更能博取版面的热门。

  几场论坛听罢,无论是奥利弗-斯通的“愤青气质”、汤姆-霍伯的“严谨态度”,还是杜sir的“浪漫犀利”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更令人惊喜的是,徐峥、郭敬明、薛晓璐等新人导演为论坛所注入的新鲜血液。尤其是徐峥和郭敬明,口才、见识、气场,完全不输前辈,不仅得到了在场者的一致好评,更连续几天占据了媒体头条。在“青年制造”论坛上,主持人第五代导演何平,所传达的很多老一辈导演的典型观点并未得到现场年轻一代导演的认同,反而遭到不留情面的“反击”。郭敬明通过老一代和新一代在人生经历和追求上的不同,强调了他“很多老一代导演的那套都行不通”的观点,而徐峥则当场反驳了何平关于“大片支撑电影工业”的说法。

  市场板块,对于一个国际电影节来说,应该起到“里子”的作用:吸引业内人士,激发电影节的内在活力。说到底,什么是电影节市场?简单粗暴一点儿来说,就是“卖片”、“买片”和“谈项目”。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市场在6月17日至6月19日期间举行,共分为“电影交易市场”和“电影项目市场”。

  据官方消息,本届电影节电影交易市场共有近850家影视公司参展,1617位买家注册,达成交易意向750多项,境外展商比例占42%。电影项目市场共收到224个项目报名,选出8个具潜力的“中国电影项目”与21个“合拍项目”入围。而官方消息中并未透露交易额的相关信息。

  在上海电影节交易市场有4年“摆摊”经验的L小姐表示,今年的市场给她的感受是“不太热闹”,“没有像国外的戛纳、柏林,甚至还没有北京电影节热闹”。她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片方已经在私下里完成交易了,不会去到电影节市场来做片子的交易,反而是一些小片会通过市场寻求播出、放映机会。国外电影节上的片方较多,规模也更大,很多人是真正在里面交易的,但国外的购片商则并不会通过上影节的交易市场购买影片”。

  三月份的香港影视节目市场,四月份的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洽商,五月份的戛纳电影节电影市场,都对六月份上海电影节的交易市场造成了极大压力,“基本上境内外公司到六月不仅宣传成本基本用完,宣传热情也陷入疲软,六月上海的交易市场能否再热,对于招展人员是个严峻的挑战”,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交易市场经理曾在年初的招展中谈到。

  而据凤凰娱乐三天在交易市场上的观察,上海展览馆内穿梭的人流多是冲着论坛而来,在展位内攀谈的人相对较少。几个展台的工作人员都对凤凰娱乐表示,现场能确定下来的合作项目非常少,都是留下了联系方式通过后续进行联系。总的来说,上影节交易市场的宣传与品牌推广大于交易效果。

  相比之下,视频网站如爱奇艺、乐视网等反而得成为上影节电影市场的获益者,为未能取得院线放映资格的中小片商提供平台和渠道,取得了比较好的实际成交效果。爱奇艺的D小姐表示,他们在上影节大约确定了三十多个项目,有后续合作意向的将近两百家。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是中国第一个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国际A类电影节。